序号 |
課程名稱 |
課程類别 |
課程對象 |
實驗學時 |
任課老師 |
課程描述 |
1 |
嵌入式系統 |
專業課 |
計算機輔修雙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輔修 |
6 |
林偉、何元烈 |
《嵌入式系統》課程為計算機工程專業的學生設計,也适合于對計算機感興趣的其他專業學生。通過學習希望達到兩個目的:學習了解嵌入式系統的科學概念與原理,以及獲得動手嵌入式系統的編程經驗。内容包括嵌入式系統處理器的架構,指令系統,I/O接口及其驅動程序,開發工具,嵌入式操作系統,以及應用程序級的嵌入式系統設計概念。該課程對應的實驗課程為學生學習嵌入式系統軟件與硬件的設計提供實際的操作與練習。 |
2 |
信息安全概論 |
專業課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安全、人工智能 |
6 |
謝銳、郝彥軍、姬玉柱、陳家輝、龔怡 |
《信息安全概論》課程系統介紹信息安全的理論、方法、技術和應用。主要包括:信息安全的概念、信息安全模型與标準、主要的加密算法及其理論基礎、數字簽名與身份認證、網絡安全協議、防火牆與反病毒技術、入侵檢測系統、信息安全新技術等。 |
3 |
互聯網應用開發 |
專業基礎課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安全、網絡工程、軟件工程 |
12 |
龔怡、蔣豔榮 |
《互聯網應用開發》課程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互聯網應用開發,特别是移動互聯網中Android應用程序開發能力,全面介紹了Eclipse和命令行開發環境的搭建,Android用戶界面的布局、控件和事件的使用方法,Android生命周期的概念與作用,組件通信機制,後台服務與AIDL語言,數據存儲的SharedPreferences、SQLite數據庫和文件存儲方法,位置服務與地圖應用開發,以及Android NDK開發等内容。 |
4 |
多媒體技術 |
專業基礎課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安全、軟件工程 |
12 |
趙銳、王秋傑 |
《多媒體技術》課程正在迅速成為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的重要課程,目前多媒體技術廣泛應用在許多領域,涉及圖形和圖像處理,數據庫,實時系統,操作系統,信息檢索,計算機網絡,計算機視覺等,多媒體技術可以解決許多計算機科學和工程的相關問題。 |
5 |
實時大數據分析 |
專業課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12 |
張靈、譚台哲 |
《實時大數據分析》是指對規模巨大的數據進行分析,通常被理解為将網絡中現有的數據轉化為知識,幫助用戶做出明智的業務決策的工具。實時大數據分析是指對大數據高效、快速地完成分析,達到近似實時的效果,更及時的反映數據的價值和意義。 本課程詳細介紹了支持大規模數據挖掘的分布式文件系統及MapReduce分布式計算框架,以及大數據分析的基本概念、方法、理論體系。實時大數據分析的經典算法、應用技術、工具及目前面臨的挑戰會被重點講述。 |
6 |
虛拟化與雲計算 |
專業課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 |
12 |
張凡龍、楊勁濤、王勇、劉博生 |
《虛拟化與雲計算》課程為太阳成集团tyc234cc三年級本科生開設的專業選修課程,也适合于對計算機感興趣的其他專業學生。通過學習希望達到兩個目的:學習與了解Linux系統的科學概念與原理,掌握Linux系統開發技術。内容包括Linux操作系統的基礎知識,文件系統,用戶管理,系統管理和網絡服務配置等。幫助學生掌握Linux操作系統的使用方法與Linux編程所需的基礎知識,為進一步學習Linux軟件開發奠定基礎。該課程對應的實驗課程為學生學習Linux系統與開發提供實際的操作與練習。 |
7 |
數據可視化技術 |
專業課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12 |
林志毅、謝國波、蘇慶 |
《數據可視化技術》課程主要講授數據可視化的相關技術,包括數據可視化的基本原理與方法,數據可視化在一些典型場合的應用,如時空數據可視化、地理空間數據可視化、高維非空間數據可視化、層次與網絡數據可視化、程序設計可視化等内容,同時還包括跨媒體數據可視化、可視化交互與評估以及可視化軟件與工具的使用。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可以了解數據可視化技術的發展現狀以及熱點發展方向,為數據可視化技術的實際應用打下基礎。 |
8 |
智能移動平台應用開發 |
專業課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網絡工程 |
12 |
林偉、張梅 |
《智能移動平台應用開發》課程介紹Android開發技術相關基礎知識,具體内容包括:Android環境的搭建,Android項目結構分析,用戶界面設計,2D、3D圖形繪制,數據存儲與訪問,定位服務與地圖應用,網絡編程,Android NDK開發及綜合案例。 |
9 |
移動Web開發技術 |
專業課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網絡工程 |
12 |
周儉鐵 |
《移動Web開發技術》課程講解HTML5元素、表單、文件處理、聲音和視頻、繪圖、數據存儲、WebSQL編程。學習這些知識後,會對HTML5有一定的了解,使學生能夠具備從事移動互聯網圖形、通信、多媒體、遊戲等方面軟件開發的能力,為以後的Web開發奠定堅實的基礎。 |
10 |
高性能計算 |
專業基礎課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網絡工程 |
12 |
王卓薇 |
《高性能計算》課程是網絡工程專業方向的選修課。主要介紹高性能計算的曆史沿革與發展,及其與科學計算和應用的相互關系、介紹高性能計算的基本支撐平台的常識與使用方法,包括linux操作系統,高性能數值軟件庫,工具鍊的基本使用、基于消息傳遞接口(MPI)的程序設計方法、計算加速器(GPU)的基本原理,程序設計和性能調優、典型并行算法和基本計算方法介紹(矩陣的并行算法,線性方程組求解、快速傅裡葉變換等)。使學生對高性能計算的内涵和設計的計算機軟硬件環境建立基本的概念,初步掌握在科研過程中所需使用的高性能計算工具和編程技術,通過具體實例介紹高性能計算問題的基本算法基礎。 |
11 |
SOA和Web Service技術 |
專業課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網絡工程 |
12 |
宋玮 |
《SOA和Web Service技術》是軟件工程專業的專業選修課。目的是使學生掌握SOA、面向服務、面向服務計算、面向服務架構,Web service等關鍵術語和概念;掌握SOA主要組件(包括企業服務總線、SOA注冊表和資源庫、SOA的業務流程管理)、技術細節(包括XML,XSD,WSDL,);掌握微服務架構和設計模式,能運用Java以及Spring boot和Spring cloud編寫實現Web服務和微服務的解決方案。 |
12 |
軟件開發工具與環境 |
專業課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 |
12 |
崔洪剛 |
"《軟件開發工具與環境》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本科生的一門重要課程。Visual C++是一門最好的實用軟件開發工具,它通過各種各樣的方法,使C++語言得以實現,而且能非常方便的進行Windows編程。 本課程從軟件開發工具開始講起,一步一步的把學員引導到Visual C++這個工具中來,然後以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方法,介紹當今最重要的一些編程和編程思想。 使同學們掌握和鞏固面向對象的基本概念和使用面向對象技術進行程序設計(OOP)的基本思想;掌握面向對象編程環境Visual C++軟件開發工具的使用;清楚Windows程序設計的編程思想,能比較熟練的使用C++語言和MFC類庫進行一般的Windows程序設計。" |
13 |
高級數據庫技術與系統開發 |
專業課 |
軟件工程 |
12 |
左亞堯 |
《高級數據庫技術與系統開發》技術主要研究如何存儲、使用和管理數據,是現代信息系統開發與應用中一項極為重要的基礎技術,已經成為信息基礎設施的核心技術和重要基礎并極大的促進了計算機應用的發展。本課程在回顧數據庫基本概念和技術的基礎上,重點講述和讨論數據庫領域的一些高級問題,内容包括四大部分:(一)回顧數據庫系統基礎,涵蓋數據庫技術的基本原理、體系結構和應用方面的主題;(二)介紹數據庫系統實現,涵蓋關系數據庫在系統實現方面的相關主題知識;(三)介紹對象數據及WEB數據庫方面的相關主題知識;(四)涉及數據庫的一些高級主題和最新發展,介紹數據倉庫、數據挖掘、大數據時代數據庫技術方面的相關主題知識。 |
14 |
傳感網與物聯網 |
專業課 |
網絡工程 |
12 |
何春華 |
《傳感網與物聯網》課程是網絡工程專業的專業方向選修課。主要從工程的角度介紹物聯網的體系結構,從傳感器技術、自動識别技術、無線通信技術和嵌入式系統着手,逐漸構建出傳感器網絡節點。從系統軟件、操作系統、中間件技術着手,分析無線傳感器網絡的軟件構成。通過分析自組網技術、多網融合技術、能效管理技術,數據處理與隐私保護技術等将物聯網系統完整構建出來。8學時的實驗教學,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傳感器網絡節點的功能與構成,通過對網絡節點編程,了解傳感器常規接口、掌握嵌入式系統底層編程方法,理解網絡協議編程技術,理解自組網技術。通過該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具備一定的系統分析與設計的能力,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
15 |
無線網絡技術 |
專業課 |
網絡工程 |
12 |
馮永晉,李敏 |
《無線網絡技術》在闡述無線網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基礎上,詳細介紹了各種主流的無線網絡技術,包括無線局域網、無線個域網、無線城域網、無線廣域網、移動Ad Hoc網絡、無線傳感器網絡與無線Mesh網絡,内容涵括了當前無線網絡領域的各種最新技術和主要研究成果,使學生從整體上對現有的無線網絡技術有一個較為全面和系統的認識。本課程配備了8學時的網絡仿真實驗,針對各類無線網絡進行多個項目的仿真實驗,直觀形象地了解各種無線網絡協議的原理和功能,增強學習效果。 |
16 |
網絡操作系統 |
專業課 |
網絡工程 |
12 |
王卓薇,陳權 |
《網絡操作系統》是工科高等學校網絡工程專業本科教學計劃中的一門選修課。本課程選擇UNIX操作系統作為網絡操作系統的實例,着重分析UNIX/LINUX操作系統的功能、結構,使學生在學習操作系統原理的基礎上産生從理論到實踐的飛躍。 |
17 |
網絡應用編程 |
專業課 |
網絡工程 |
12 |
丁國芳 |
《網絡應用編程》是工科高等學校網絡工程專業本科教學計劃中的一門選修課。本課程從網絡編程基礎、網絡編程技術與方法、網絡協議和網絡編程應用等各個方面,深入淺出地介紹網絡編程方法及其應用的基本概念、編程技巧、應用實例等。 |
18 |
Hadoop高級應用 |
專業課 |
網絡工程 |
12 |
姜文超、黃國恒 |
《Hadoop高級應用》是工科高等學校網絡工程專業本科教學計劃中的一門選修課。建議網絡工程專業高速網絡與雲計算方向的本科生選修。本課程結合Hadoop實例,對Hadoop分布式文件系統、Hadoop文件I/O、Hive、HBase、Mahout,以及MapReduce的工作原理、編程方法和高級應用進行系統深入的講解,使學生在學習Hadoop原理的基礎上産生從理論到實踐的飛躍。 |
19 |
IPv6技術與應用 |
專業課 |
網絡工程 |
12 |
許青林 |
《Ipv6技術與應用》是網絡工程專業本科高年級學生的選修課程。主要内容涵蓋:IPv6網絡基礎知識、IPv6協議結構、地址結構、ICMPv6和鄰居發現協議、IPv6路由、IPv6過渡技術、IPv6網絡配置實驗、IPv6部署,以及IPv6與相鄰層協議、IPv6網絡協議棧應用等知識。 |
20 |
入侵檢測技術 |
專業課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軟件工程、信息安全 |
12 |
郝彥軍、顧國生 |
《入侵檢測技術》是信息安全專業必修的一門專業課程。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掌握入侵檢測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檢測流程,并對入侵檢測系統産品的産生需求、實現原理、技術标準、應用場景和典型産品等内容進行介紹。 |
21 |
網絡攻防技術 |
專業課 |
信息安全 |
12 |
陳家輝 |
《網絡攻防技術》課程從網絡安全所面臨的不同威脅入手,結合網絡攻擊現狀與發展趨勢,由淺入深地介紹了網絡攻擊與防禦的方法,揭開“黑客”的神秘面紗。比較全面系統地介紹了現有的主要攻擊手段和方法,剖析了系統存在的缺陷和漏洞,披露了攻擊技術的真相。然後,以此為基礎,對網絡防禦中常用的技術和方法進行了系統的分類總結。 |
22 |
JAVA程序設計 |
專業基礎課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信息安全、網絡工程 |
12 |
宋玮、楊卓、劉鵬、趙銳、陳權 |
《JAVA程序設計》課程分别介紹了Java的語言基礎;面向對象核心概念包括類與對象、繼承與多态、抽象類,接口和内嵌類;常用數據類型處理類;範型、收集與數據結構應用;異常處理;文件操作以及基本輸入輸出;網絡編程;多線程等方面的内容,使學生能用面向對象程序設計思想正确的閱讀、分析程序和設計程序,以适應計算機軟件開發不斷發展的需要。 |
23 |
Python數值分析 |
專業基礎課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網絡工程、信息安全 |
12 |
明俊峰、胡曉敏、龔怡 |
《數值分析》重點講述科學計算和工程出現的數學問題的數值解法。課程主要内容包括非線性方程解法、線性方程組的數值解法、插值法和曲線拟合、數值微分與數值積分、常微分方程的數值解法等。Python被認為是一門通用的程序設計語言,非常适合科學計算,課程的實驗内容采用Python語言編程完成。 |
24 |
ACM程序設計 |
專業基礎課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網絡工程、信息安全 |
48 |
孫宣東 |
ACM/ICPC是目前大學生競賽中難度最高、影響力最大的頂級賽事。此種大賽對參賽學生的邏輯分析能力、策略制定和腦力方面具有極大的挑戰性。大賽提倡在壓力較大的情況下,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團隊合作精神以解決競賽的問題,從而挑選和發掘世界上最優秀的程序設計人才。ACM/ICPC是參賽選手展示計算機才華的廣闊舞台,是世界各國大學生計算機教育成果的直接體現,是信息企業和世界頂尖計算機人才對話的絕佳機會。每屆ACM/ICPC競賽都是精英荟萃、人才輩出,因而備受全球著名信息企業的高度關注。在過去幾十年中,APPLE、AT&T、MICROSOFT、IBM和GOOGLE等分别擔任了競賽的贊助商。通過本門課程,使得同學們對該賽事以及所用到的計算機知識有一個初步了解。 |
25 |
數據結構 |
專業課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軟件工程、信息安全、人工智能 |
12 |
侯文邦、李小妹 |
《數據結構》課程是計算機類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必修課程,它是配合數據結構理論教學的一門實踐性教學課程,其目的是鞏固數據結構理論教學。對數據的各種邏輯結構與存儲結構,學生能實現對應的全部運算;針對具體問題,學生能運用課程所學知識和方法,選擇合适的數據結構,并實現該數據結構的全部基本操作。 |
26 |
數字邏輯與系統設計 |
專業課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軟件工程、信息安全 |
12 |
丁磊、李峥、鄧傑航 |
《數字邏輯與系統設計》是計算機、通信、自動控制及信息等專業的重要專業基礎實驗課。使學生通過本實驗的練習後,能全面掌握數字系統基本組成和工作原理,并熟練地掌握用于對數字系統進行分析和設計的各種方法。 |
27 |
計算機網絡 |
專業課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軟件工程、信息安全 |
8 |
張凡龍、梁路 |
《計算機網絡》課程是計算機類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必修課程。它主要介紹計算機網絡、網絡體系結構以及各層協議的相關知識,詳實地描述了數據在網絡中傳播的過程。學生需要透徹地理解網絡體系結構、各層協議以及其功能;具備良好的網絡理論知識,熟悉各種組網設備,能對網絡進行較準确的分析與評價;針對較複雜的網絡工程建設問題,能應用各種組網設備,合理地設計網絡建設方案,實現組網,并能進行分析與評價。 |
28 |
數據庫系統 |
專業課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軟件工程、信息安全 |
8 |
周儉鐵、郝彥軍 |
《數據庫系統》課程要求學生學習使用具體的DBMS,進行數據庫的管理和基本操作,是一門實踐性課程。本課程在數據庫及數據庫對象的定義、修改、删除和執行,表和視圖的查詢、增加、删除和修改,數據庫完整性與安全性,數據庫備份和恢複等知識點分别設置實驗項目。 |
29 |
機器學習 |
專業基礎課 |
人工智能 |
12 |
汪明慧,曾碧 |
《機器學習》課程是計算機專業人工智能方向的選修課,機器學習就是讓計算機系統、機器、控制系統能夠像人一樣學習。本課程的學習目的是使學生掌握機器學習中的核心算法和理論,多種學習範型、算法、理論,并結合具體應用介紹機器學習方法在Python和Tensorflow中的實現及使用方法。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啟發學生能夠針對特定學習任務研究其算法,開發實踐性的計算機程序來實現不同類型的學習算法,培養學生對于機器學習方法的應用能力以及工程實踐能力,為今後在相關領域的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 |
30 |
C語言程序設計 |
專業基礎課 |
測繪工程、安全工程 |
16 |
張伯泉,汪明慧 |
《C語言程序設計》高級語言是編譯程序的源語言,其數據類型、表達式、語句、程序結構、參數傳遞方式和存儲管理方法等,是設計和實現編譯程序的基礎。 |
31 |
操作系統 |
專業課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軟件工程、信息安全 |
12 |
李敏、丁國芳 |
《操作系統》是計算機系統的重要系統軟件,課程主要從資源管理的角度介紹操作系統的目标、作用和模型、進程管理、存儲管理、設備管理、文件管理、用戶接口以及操作系統的新發展,使學生掌握操作系統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設計方法和實現技術,具有初步分析實際操作系統的能力,為其将來系統研究和軟件開發打下堅實的基礎。 |
32 |
程序設計 |
專業課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軟件工程、信息安全 |
12 |
闫玉光 |
《程序設計》課程介紹了利用編程語言進行程序設計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該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要求學生在掌握課堂講授内容的同時,通過上機實驗促進對課程内容的理解,鞏固學習内容,需要透徹理解程序設計思想,具備熟練編寫、編輯、編譯和調試程序技能,具備簡單編程的能力。 |
33 |
大數據技術基礎 |
專業課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12 |
張靈,譚台哲 |
《大數據技術基礎》課程介紹大數據技術相關基礎知識,包括大數據概述、大數據處理模型、大數據關鍵技術、大數據時代面臨的新挑戰、NoSQL數據庫、Spark、HDFS文件系統、HBase、MapReduce、Zookeeper、實時流計算、圖計算和Hadoop Hive數據倉庫等。 |
34 |
深度學習 |
專業課 |
人工智能 |
12 |
陳雲華 |
《深度學習》是人工智能機器學習領域的主流技術,是高等院校人工智能、計算機等相關專業的專業基礎選修課,以課堂講授與上機實驗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作為一門具有前沿性和多學科交叉性的新工科課程,根據深度學習的發展及其在産業中的應用需求,該課程主要涉及深度學習概念與發展曆史及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人工神經網絡與深度神經網絡、卷積神經網絡、循環神經網絡、生成對抗網絡、深度遷移學習、深度強化學習,以及深度學習在目标檢測和圖像描述中的應用等。以系統闡述深度學習相關基礎、理論、模型與方法,掌握深度學習工程化的相關工具,使深度學習技術落實于産業的轉型升級中。 |
35 |
計算機組成原理 |
專業課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網絡工程 |
12 |
崔洪剛、王秋傑 |
《計算機組成原理》是太阳成集团tyc234cc本科生的重要專業基礎課程、主幹必修課程。它要求同學們通過學習與實踐,理解和掌握一台計算機整機系統中軟件硬件的組成及相互之間的配合,加深對課堂教學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從而更好地建立起計算機系統的整機概念,完成對計算機硬件設計與調試所需要的動手能力的基本訓練。 |
36 |
編譯原理 |
專業基礎課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軟件工程、信息安全 |
12 |
張巍 |
《編譯原理》是計算機類專業的一門專業主幹課程。它主要介紹和描述形式語言的基礎知識和高級程序設計語言的構造過程以及構造原理,詳實地描述了正确地設計高級程序設計語言的各組成部分。學生需要透徹地理解文法、形式語言、詞法分析、語法分析、中間代碼生成、符号表的構造和運行存儲空間組織以及編譯過程等相關知識;具備高級程序設計語言編譯程序構造的理論知識與設計能力;具有分析、實現、檢驗高級程序設計語言編譯程序的能力。 |
37 |
密碼學基礎 |
專業課 |
信息安全 |
12 |
郝彥軍 |
《密碼學基礎》課程是計算機專業類的選修課程。課程講授密碼學基礎知識以及密碼學在信息系統安全中的應用,特别是利用密碼技術提供信息的機密性、信息的完整性、安全的密鑰交換以及事務的抗抵賴性等安全功能和服務,使學生理解密碼技術的基本原理,培養學生在實踐中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一門理論性和應用性較強的課程。 |
38 |
圖像處理與模式識别 |
專業課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軟件工程、信息安全、人工智能 |
12 |
孫宇平 |
《圖像處理與模式識别》是一門重要的計算機類專業課程。本課程将系統全面地介紹數字圖像識别的基礎理論和實用技術,以及近年來數字圖像處理、圖像分析與識别領域的一些研究成果,注重理論,突出實用。要求重點掌握數字圖像處理、分析與識别的基本概念和基礎理論,掌握數字圖像分割的主要方法和技術,以及圖像特征的概念、提取、描述和分類方法,掌握基于特征向量的分類方法及基于模闆匹配的圖像識别方法,了解圖像處理、分析和識别等相關領域的應用,通過授課、作業和報告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為今後的實際應用和進一步研究打下一個紮實的基礎。 |
39 |
人工智能 |
專業課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12 |
張伯泉、張逸群、張靈 |
《人工智能》課程是計算機專業的基礎課,人工智能就是讓計算機能夠象人一樣思考,把人類從簡單的腦力勞動中解放出來,從事其它更有益的工作。人工智能技術已經進入我們的生活。本課程的學習目的在于使學生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智能計算、推理機制和求解技術,以及相關研究領域的技術方法。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啟發學生開發軟件的思路,掌握開發具有人工智能特點的應用軟件的技術,奠定更堅實的開發應用軟件的基礎,提高學生智能軟件開發能力和水平,為今後在相關領域的進一步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 |
40 |
軟件測試與質量保證 |
專業課 |
軟件工程 |
24 |
廖朝輝 |
《軟件測試與質量保證》是軟件工程專業的專業必修課。課程詳細介紹了測試有關的基礎理論知識,同時突出實踐應用部分。課程具體分為軟件測試概述、軟件測試方法與過程、黑盒測試、白盒測試、軟件測試管理及自動化測試基礎、測試工具等内容,系統全面地闡述了軟件測試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過程、基本方法、工具和應用技術。課程前半部分對軟件測試基本理論與技術作了系統全面的講解,幫助學生樹立正确的軟件測試概念,掌握測試基本原理;課程後半部分介紹軟件測試各階段常用的工作流程和組織方法,并給出一個比較完整的軟件測試流程解決方案,将理論與實踐結合在一起,幫助學生在正确認識和理解軟件測試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掌握當前的主流測試技術,及時将理論知識運用于實際問題的解決,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 |
41 |
軟件項目管理 |
專業課 |
軟件工程 |
12 |
崔洪剛 |
《軟件項目管理》是軟件工程專業必修的一門專業課程。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掌握軟件項目管理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包括PMBOK的九大知識領域(結合軟件項目管理特點講解),軟件項目管理的主要内容,軟件項目的啟動、計劃、實施、控制、收尾等,結合案例教學,掌握軟件項目管理的方法和常用的軟件項目管理的軟件的使用,具有從事一般軟件項目管理工作的能力。 |
42 |
軟件需求分析 |
專業課 |
軟件工程 |
12 |
何曉桃、崔洪剛 |
"《軟件需求分析》課程是軟件工程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它介紹軟件需求工程的理論、技術及實踐方法。課程結合多個軟件需求工程案例,系統地介紹軟件需求工程的過程,其内容主要包括需求獲取、需求分析與建模、需求規格說明、需求驗證和需求管理。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深刻理解需求分析在軟件設計和開發過程中的作用和意義,綜合應用需求工程領域的理論、技術和方法,對簡單的軟件項目案例系統化實踐需求分析的完整過程。" |
43 |
算法設計與分析 |
專業基礎課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 |
12 |
黃劍鋒、何元烈、王麗娟 |
《算法設計與分析》課程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也可作為其它計算機相關專業的選修課程。本課程首先介紹計算複雜性的定義和算法分析的基本方法,結合計算機科學及應用領域中常見的有代表性的非數值算法,介紹了幾種重要的算法設計的方法:蠻力法、分治法、減治法、變治法、時空權衡、動态規劃、貪婪法等。使學生在掌握各種算法的同時,掌握算法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
44 |
圖形學與虛拟現實 |
專業基礎課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網絡工程、信息安全 |
12 |
戰蔭偉、楊卓 |
計算機圖形學是研究如何用計算機表示、生成、處理和顯示圖形的學科,而虛拟現實(VR)技術是計算機圖形學的自然發展,一個VR系統能夠通過顯示設備将人帶入虛拟世界,實現沉浸式交互體驗。為此,本課程将計算機圖形學和VR融為一體,重點介紹計算機圖形學和VR的基本概念、理論和方法,以及VR系統的體系結構、建模方法、開發工具,輸入輸出設備,以及人的因素。使學生掌握計算機圖形學和VR的基礎理論和實踐技能,為今後從事計算機輔助設計和制造、科學計算可視化、計算機動畫和遊戲、智慧教育與健康等方面的研究和應用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
45 |
智能嵌入式系統設計 |
專業課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12 |
何元烈、林偉 |
《智能嵌入式系統設計》課程為計算機工程專業的學生設計,也适合于對計算機感興趣的其他專業學生。通過學習希望達到兩個目的:學習了解嵌入式系統的科學概念與原理,掌握智能嵌入式系統的開發技術。内容包括嵌入式系統處理器的架構,嵌入式智能傳感技術, 人機交互技術,嵌入式系統無線通信技術,嵌入式系統開發工具,嵌入式操作系統,等智能設備中相關的嵌入式系統的基本技術的學習。該課程對應的實驗課程為學生學習嵌入式系統軟件與硬件的設計提供實際的操作與練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