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成集团tyc234cc

學工動态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生工作 >> 學工動态 >> 正文
心新相印,破題前行!太阳成集团tyc234cc“守望青春”天團陪你走過的2023年
日期: 2024-01-15      信息來源:      點擊數:

2023年,太阳成集团tyc234cc“守望青春”天團化身“心新相印破題小隊”,為了在學生日常管理上打破常規,每一個人都不遺餘力地在解決疑點、痛點、難點上死磕。

一、暖心為弦,奏響“知校愛校榮校”畢業骊歌

針對畢業生離校教育,柯婷、楊廣超兩位老師為2019級學生精心打造“五個一”獨屬專寵,給予IT學子終身難忘的畢業儀式感,進一步夯實愛校情。

二、真心聚力,夯築“勤學好學樂學”學風基石

駱文君、朱明耀兩位老師圍繞“大一抓學風”,依托朋輩開展“每月一分享”60餘場,點對點解決專業疑惑286個,學生出勤率達99%。

三、走心深耕,培育“選苗育苗壯苗”人才苗圃

王文兵、餘樂兩位老師圍繞“大二挖人才”,以問卷調查、日常訪談等個性化評估選苗、30餘場培訓育苗以及建立培養台賬、嚴抓日常考勤管苗,厚植IT人才成長根基。

四、用心設計,打造“引導輔導指導”職規平台

楊凱茜和黃春光兩位老師圍繞“大三謀出路”開展談心談話600餘次,整理崗位需求200餘條,修改簡曆500餘份,針對性做好引導輔導指導。

五、貼心施策,暢通“定位定向定崗”就業渠道

面對“畢業即失業”的恐慌,楊博和朱盈兩位老師定期詳細摸查800餘名學生就業進展、分析就業工作困難原因、舉辦10餘場“IT學子”求職加油站活動、并向50餘家企業推薦畢業生,暢通“定位定向定崗”就業渠道。

六、精心組織,激活“強心強思強學”示範引領

岑碧琦、袁雪兩位老師則以“強心、強思、強學”為線,打造省級樣闆黨支部1個;修訂評獎細則,激勵科研提升;舉辦學術講座,輻射學生6000餘人次。

“守望青春”天團在打牢學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基礎的同時,持續深耕模塊工作。

一、緊扣立德樹人,開啟學生黨建“新”氣象

學生黨建如何接地氣?學院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依托專家講座、師生宣講、黨建品牌、學習打卡等形式,輻射學生6000餘人次;創新設計“燎原計劃”“七微”學習平台,覆蓋入黨積極分子300餘名。

二、增強自立自信,力推關愛學生“新”舉措

困難學生如何關懷到位?學院持續開展“雛鷹築夢”訓練營,全方位提升400餘名困難學生綜合素質;多方挖掘三七互娛等企業及校友資源,籌集近200萬獎助學金,覆蓋500餘人。

三、創設多彩活動,營造文體活躍“新”氛圍

如何讓工科生熱愛文體?學院舉辦各類球賽、書法比賽、“卡路裡内卷”等文體活動30餘場,力求學生參與全覆蓋。為助力學生體測過關,輔導員堅持與學生齊跑圈,累計598公裡。學生也在多項體育賽事中斬獲佳績。

四、凝聚育人合力,築牢心理健康“新”防線

學生有心理問題怎麼辦?學院以“1234”工作模式,打造一支核心隊伍,聯動兩個平台,制定三個原則,完善四個機制,力保心理工作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覆蓋。

五、拓展育人陣地,打開下沉一線“新”局面

如何有特色下沉一線?學院輔導員帶着課程反饋和科創項目走近學生,做到周談心,月座談,全員沉;依托友善館打磨“思政+IT”體驗課程,開設雙創、攝影等講座,打造社區“行走的課堂”。

六、構建網絡矩陣,書寫雲端思政“新”篇章

網絡思政怎麼做?學院成立專業特色鮮明的融媒工作室,開設多款思想引領欄目,開通師生問題反饋通道,做走心的新媒體。以學院官微為例,整改前單篇推文平均閱讀量不超100,整改後單篇閱讀量破千是常态,有數篇甚至近一萬,視頻号累計播放量13.4萬。學院的原創推文和視頻也曾多次被人民日報等校内外媒體轉載。

七、發揮專業優勢,激發實踐育人“新”活力

專業和實踐怎麼結合?學院以技術賦能鄉村振興為切入點夯實實踐成效,實現省級社會實踐獎項全覆蓋。首場實踐育人成果報告會,“線下+線上”雙渠道開展二次教育,覆蓋學生達2000餘人次,進一步激發學生參與熱情。

八、穩紮科創根基,邁上曆史突破“新”台階

低年級學生想做科研沒人帶?沒機會?十大工作室雲推介會、本科生進科研團隊雙選會等活動,從學生進校開始便接踵而至,有效為學生搭建起通往科研道路的橋梁。今年學院被推免至北大、複旦、中科院等高校的33名同學也均是學院良好科創氛圍的直接受益者。本年度,學院學子還在各類學科競賽中獲得省級以上獎勵累計545項。尤其是在高水平賽事中實現了兩大曆史突破,大挑自然科學類論文代表學校首進國賽斬獲一等獎,創新大賽國賽代表學校首進主賽道奪金且以小組第一首次闖進國賽排位賽。

隊伍建設結碩果,有二分之一以上的輔導員獲得省級以上個人榮譽。

一千個學生,有一千種學生問題,學生工作的破題永遠在路上,太阳成集团tyc234cc“守望青春”天團将繼續用心創新,用情守護,用愛助力學子逐夢前行。

(來源:計算機學工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