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成集团tyc234cc

學工動态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生工作 >> 學工動态 >> 正文
百千萬工程 · 青春印記⑦——以青春之步,感受文化之脈搏
日期: 2024-08-03      信息來源:      點擊數:

中國作為茶的故鄉,見證了茶從遠古走來,穿越曆史長河,跨越國界界限,成為世界各國人民共賞的佳飲。習近平總書記一直非常重視茶文化傳承,強調要統籌做好茶文化、茶産業、茶科技這篇大文章。那麼如何讓傳統茶文化與青年人産生共鳴,使這個傳統的産業煥發新的生機?來自太阳成集团tyc234cc的青年大學生“百千萬工程”突擊隊“IT創新先鋒行”社會實踐隊給出了他們的答案。

圖 | 實踐隊與石圍塘街道洽談

悠然夏日長,實踐活力強。暑假期間,“IT創新先鋒行”社會實踐隊與石圍塘街道團工委展開結對共建,運用專業能力打造集教育、體驗與傳播于一體的傳統文化線上宣傳陣地,并到石圍塘街道開展實地調研、采風創作等系列活動,沉浸式體驗當地的茶産業文化和紅色文化。進一步拓展視野、豐富認知、提升能力,為“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貢獻青年智慧、青年力量、青年擔當。

科技融合|傳統文化的數字新篇

科技賦能,文化永續。為了讓青年人愛上茶文化,進一步深入了解石圍塘,實踐隊成員巧妙融合專業技能,精心設計了三條研學路線的宣傳網頁,将紅色曆史與傳統文化融為一體,打造了一個線上文化宣傳陣地。其中,芳村佳銘研學路線更是串聯了商圈紅色調研點、茶産業名優強企和行業領軍商協會,展示了芳村百年茶市在新時代黨建引領下的嶄新活力和悠揚魅力。為生動展現石圍塘街道的文化内涵,團隊運用數字與虛拟現實技術,制作石圍塘街道特色地點VR全景圖,助力傳統文化跨越時空界限,廣泛流傳。

圖 | 石圍塘宣傳網頁截圖

圖 | 實踐隊采集VR素材

圖 | 五眼橋720°VR全景圖

如何提升傳宣網頁的吸引力,讓青年人主動親近并愛上傳統文化呢?實踐隊員精心選取了石圍塘街道“一葉茶、一束花、一味藥”這三大富含文化意蘊的自然元素作為核心,同時巧妙地融合了青年人熱衷的漢服風格與活潑可愛的卡通形象,為街道量身設計了宣傳形象及一系列文創産品,緻力于提升石圍塘的品牌辨識度與文化輻射力,激發青年人的好奇心與探索欲。通過隊員的精心設計,傳統文化不再隻是曆史長河中的遙遠記憶,而是化作了觸手可及、生動有趣的現代生活元素,深深地吸引并感染着每一位青年人。

圖 | 實踐隊員設計文創

茶市漫步|芳村茶葉商圈的魅力

實踐隊員踏入曆史悠久的芳村茶葉商圈,這個位于白鵝潭商務區石圍塘片區的百年茶市,不僅是茶葉交易繁華的集散地,更是茶藝文化璀璨奪目的展示舞台。在資深茶商的耐心引領下,隊員們不僅系統地認識了茶葉的豐富種類、領略了精湛的制作工藝,還掌握了品鑒時所需的細膩技巧,并且非常幸運地觀賞了一場精彩的茶藝表演,讓隊員們對茶文化和茶産業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圖 | 實踐隊走訪古橋茶街

實踐隊還與廣州市找茶品牌網茶業有限公司就荔灣地區獨特的茶文化與茶産業蓬勃發展曆程進行了深入的交流。企業黨支部書記陳天衡先生熱情地介紹了公司如何通過“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的創新模式,推動茶品牌實現數據積累與系統化建設的新跨越。他帶領實踐隊員體驗了找找茶小程序中的“茶臉識别”系統,通過簡單掃描茶餅,便能迅速識别并詳盡展示茶品的各項信息,極大地提升了消費者的體驗與品牌的服務質量。

圖 | 實踐隊與找茶品牌網茶業有限公司交流

紅色足迹|石圍塘曆史與現代的交響

石圍塘人文曆史悠久,是一片活力紅色的沃土。在這裡,“IT創新先鋒行”社會實踐隊沿着時間的軌迹,駐足于橫跨秀水河上的“省佛通衢”五眼橋以及經曆了中國百年由衰到強的廣三鐵路石圍塘站,共同見證了中國共産黨帶領全國人民進行的不屈不撓的鬥争,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而不懈努力。

圖 | 實踐隊走訪五眼橋及廣三鐵路

這裡不僅有見證曆史的紅色地标,還有一道道充滿活力的黨建示範帶,有獨特的紅色文化牆和紅色服務空間。隊員們在“茶葉商圈紅色書吧”和“橋東驿站紅色圖書室”等驿站學習基地中,感受紅色氣息與茶葉共同編織的一幅多彩的文化與經濟交融的畫卷。

圖 | 實踐隊走訪黨群驿站與茶葉商會

(圖文:朱明耀 柯婷;審核:胡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