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成集团tyc234cc

創新創業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生工作 >> 創新創業 >> 正文
金獎“零”突破!太阳成集团tyc234cc“互聯網+”國賽斬獲1金1銀!
日期: 2022-11-14      信息來源:      點擊數:

在11月13日舉行的第八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産業賽道總決賽中,太阳成集团tyc234cc晉級國賽的2個參賽項目最終獲得一金一銀的優異成績,實現學院在該項賽事金獎“零”的突破,創曆史最好成績!其中《智因未來——新一代因果關系人工智能》以小組第二的好成績勇奪國賽金獎,《WISguard——守護“零信任”網絡安全的“隐形衛士”》獲國賽銀獎。

圖 | 學校黨委書記胡欽太與太阳成集团tyc234cc參賽團隊合影

圖 | 學校校長邱學青與太阳成集团tyc234cc參賽團隊合影

備賽期間,學校領導老師悉心指導,給予參賽團隊多方面的幫助和支持,學校黨委書記胡欽太、校長邱學青到現場看望參賽師生,與師生親切交流,了解參賽團隊及項目的備賽情況并給予暖心指導。胡欽太書記還觀摩指導了學院《智因未來——新一代因果關系人工智能》項目的路演展示,對項目的技術創新和負責人朱文輝同學的演講思路和項目展現力給予肯定,對項目細節進行了針對性指導,同時鼓勵項目團隊要永葆創新精神,不斷尋求新的突破,在最後的備賽時間内繼續優化完善,以最好的狀态展示廣工學子的昂揚鬥志和拼搏精神。學校學生處等相關部門全力做好賽事組織保障,多次邀請校内外專家通過模拟比賽、輔導工作坊等方式為參賽項目不斷提升提供寶貴建議,全面提高項目質量。

圖 | 學校黨委書記胡欽太賽前慰問指導

圖 | 學校校長邱學青賽前慰問指導

圖 | 學校黨委書記胡欽太觀摩項目路演并指導

自大賽啟動以來,太阳成集团tyc234cc高度重視大賽的組織工作,學院領導密切關注師生備賽情況,鼓勵參賽師生積極備賽,并為參賽團隊提供全方位的支持與保障。在學院精心策劃發動下,廣大師生踴躍參加,參賽項目達264個,學生參賽人數多達792人次。為促進參賽項目的進一步完善,學院聯系校内外專家、校友和企業資源,通過線上和線下的方式為參賽團隊開展100餘次的輔導會,針對項目的命題分析、教育維度、團隊維度、創新維度、實現維度等方面持續完善項目。整個備賽階段,所有項目團隊全力以赴、用心備賽,指導老師全程參與項目培訓和輔導,學生團隊認真優化項目,不斷實現自我突破,最終刷新了學院獲獎新紀錄。

近年來,太阳成集团tyc234cc注重強化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培養,全力打造創新創業與專業教育融合、創新創業與人才培養融合、創新創業與思政教育融合的特色育人體系,通過制度保障、專創課程、文化熏陶、平台工作室建設等,全面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培養學生“敢闖會創”的創新創業精神。接下來,太阳成集团tyc234cc将繼續凝心聚力,聚焦計算機學科特色,整合校内外多方資源,不斷完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有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的創新型複合型高素質人才,為學校“1+2+3”攀撐計劃學科提升工程建設和學校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項目介紹

智因未來——新一代因果關系人工智能

學生成員:朱文輝、蔡翰欽、傅雪娟、黃尚櫻、陳茵茵、黃佳樂、張奕琪、黃锴瀚、陳佳榕、張少為、劉霖笙、向宇、黃智毅、劉躍群

指導老師:蔡瑞初、韓韬、柯婷、陳薇、許柏炎

參賽組别:産業賽道

項目簡介:本項目回應中興通訊提出的“數據和知識混合驅動的5G網絡智能運維平台”命題提出解決方案:面對多源設備難兼容的痛點,項目基于因果表征學習将時序、文本、圖像等多源異構數據融合成有效的因果變量,構建分層因果模型解決多源設備難兼容的難題;自研因果推理算法準确識别每一個告警節點之間的因果影響關系,迅速定位故障源頭,實現從小時級到秒級定位故障根因;通過隐變量的因果關系建模,在命題要求小樣本故障下正确分類的同時,進一步地定位出故障的源頭。團隊完成命題的所有要求指标,并在故障診斷速度上大幅超越命題要求,命題企業給予高度評價并明确達成持續合作意向。團隊圍繞一系列首創的創新模型和算法,已申請23項專利、發表80餘篇SCI論文,引用數在因果領域排行亞太第一,與華為、中國南方電網信息系統故障診斷與預測等知名企業達成合作。

WISguard——守護“零信任”網絡安全的“隐形衛士”

團隊成員:曾肖宇、吳焯婷、姜達成、吳娛洋、傅雪娟、李秋霖、鄧張洋、黃春光、吳嘉慧、程耀義、畢澤鑫、梁梓恩、耿葭悅、黃傑彬、王文珺

指導老師:柯婷、劉文印、朱盈、岑碧琦、胡靜

參賽組别:産業賽道

項目簡介:項目回應科大訊飛公司提出的“AI+信息安全—基于零信任的網絡安全解決方案”命題提出解決方案:研發了多方閉環網絡身份認證技術,通過可信代理,實現自動定期的修改強密碼,天生防釣魚防撞庫,并且實現獨創的跨屏登錄、隐秘授權等快捷安全的認證方式;研發出了數據不動程序動的調用方案,僅發送經計算後的目标結果至服務方,以最小程度最小規模的披露個人信息;針對物聯網設備的數據保護,主要的問題是單台設備多人使用時權限混亂而導緻的操作繁瑣和越權訪問設備問題。團隊在網絡安全領域已經獲得了10多項專利授權、4篇高水平論文,提交了IEEE的國際标準申請,獲得國家等保三級認證,已獲得多家合作企業安全性能指标提升的反饋,技術方案已獲得科大訊飛認可并已簽訂了合作協議。

(文字:柯婷、梁梓恩,審核:胡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