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成集团tyc234cc

學院新聞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通知 >> 學院新聞 >> 正文
20歲,探索500年風華惠來——百千萬工程·青春印記⑨
日期: 2024-08-14      信息來源:      點擊數:

你可曾聽聞惠來之名?111.56公裡的海岸線,它是海濱小城,美如畫卷;5大深水碼頭作業區,它是海上絲路的重要一站;地處大南山根據地,它更是紅色熱土,革命搖籃。曆史在此悠揚了500年,20歲邂逅500歲,他們的故事不僅是一次對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一次對紅旅發展的數字賦能。

在這片承載着深厚曆史與文化底蘊的熱土上,一群滿懷激情與夢想的青年學子,來自太阳成集团tyc234cc的廣東青年大學生“百千萬工程”突擊隊青春“源”動力實踐隊,采用“研帶本”的朋輩引領社會實踐模式,以創新為翼、專業為基,不僅深化研究生與本科生之間的學習交流,更為惠來的紅色旅遊産業注入新的活力與可能。

走進惠來,開啟紅旅新篇章

在抵達惠來縣後,太阳成集团tyc234cc青春“源”動力實踐隊與惠來縣團委副書記林曉燕及其他代表舉行了一場主題為“科技引領時代,AI智啟未來”的見面會。此次會議旨在共同探讨惠來紅色旅遊産業的發展問題,以及如何利用科技力量推動紅色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在座談會上,實踐隊同學通過具體的案例,展示了人工智能在不同領域的實際應用,以及未來可能面臨的挑戰。

針對惠來縣紅旅資源碎片化的問題,實踐隊提出了數字化升級的構想。他們以紅旅小程序為依托,提供路線推薦、線上參觀、場館預約等一站式服務,整合惠來紅色文化宣傳陣地,提升遊客體驗,使惠來的紅色故事更加生動,讓紅色文化在數字時代煥發新的活力。

共話發展,青春的尋根之旅

随後,實踐隊懷着崇敬的心情參加了“五老”座談會,與老幹部、老教師等“五老”代表進行深入交流。座談會上,氣氛莊重而溫馨,實踐隊指導老師袁雪以“聆聽五老故事,繼承革命精神”為主題拉開序幕,表達了對前輩們的崇高敬意。實踐隊成員們積極提問,深入了解惠來縣目前紅旅産業發展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老前輩們也毫不吝惜地分享了惠來的革命鬥争故事以及人文、自然等方面的曆史發展與現狀。

最後,老前輩們與實踐團成員讨論了一個深刻的問題,人為什麼活着?”吳明文先生語重心長的道,“人活着就是希望所在啊,等我完成了我的使命,到時候去見毛主席了,我無怨無悔,沒有遺憾的。其實人生是非常短暫的,也充滿酸甜苦辣。但願你們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前進有曲折,但是你們的前途一定無限好!”

科技之光,照亮縣城的未來

第二天,實踐隊成員們迎着朝陽,來到了惠來縣人民廣場。這裡熙熙攘攘,是科普教育及開展調研的理想之地。隊員們利用所學專業知識帶來了生動有趣的反詐宣傳,通過真實案例解析,讓市民們深刻理解到詐騙的危害與防範的重要性;同時,還科普了AI技術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發揮作用,展示了人工智能的魅力,提升大衆對智能科技的認知與興趣。

實踐隊還針對惠來縣的紅色文化普及度展開了一次深入的實地調查。問卷旨在了解公衆對惠來紅色曆史文化的知曉程度,希望通過數據分析,為後續紅色文化的數字化傳播與普及提供有力依據,讓科技的光芒照亮紅色記憶,共築和諧社會的新篇章。

“這個我沒聽說過诶。”“惠來還有這個地方?”“感覺在哪裡聽說過...”調研的過程中,隊員聽到了太多這樣的回答,也應證了實踐隊整合惠來紅旅資源的重要意義與迫切需求。披星戴月,實踐隊完成了一天的調研與科普工作,共收集有效問卷200餘份。夜晚的徐徐微風伴随着實踐團的辛勤付出,他們對惠來有了更深的了解與情感。

青春獻禮,革命精神代代傳

踏着堅定的步伐,實踐隊穿梭在曆史的脈絡中,抵達了惠來縣大南山革命紀念館,一場與革命英魂的深刻對話即将展開。在這裡,每一塊石碑都镌刻着不朽的英勇,每一縷清風似乎都在述說着過往的犧牲與榮耀。在紀念館内,肅穆的空氣中彌漫着曆史的莊重。

為了讓革命精神的火種永不熄滅,實踐隊希望通過小程序平台,将大南山的革命故事轉化為更加生動、更有互動性的形式,如通過互動展覽、語音講解、視頻講解等方式,使得更多的人能夠感受到那段曆史的震撼力。同時,實踐隊黨員同志錄制了大南山革命紀念館講解視頻,希望能夠将這裡的故事傳播的更遠。

随後,實踐隊一行踏入了惠來縣博物館,踏着曆史的塵埃,開啟了另一段探索之旅。在革命文物展廳,一幅幅生動的圖片,一件件珍貴的革命文物,将大家帶回到那個烽火連天的歲月。彭湃烈士的事迹介紹,更是讓大家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與堅定信仰。曆史文物展廳承載着惠來的記憶與輝煌,實踐隊成員們通過細緻的觀察與讨論,深刻感受到了惠來五百年來文化的積澱與傳承。一件件古樸典雅的文物訴說着惠來這片土地上的悠久曆史與燦爛文化,它們不是冰冷的物件,而是惠來人民智慧與勤勞的見證。惠來博物館之行,不僅讓實踐隊成員們更加全面地了解了惠來的紅色曆史和文化底蘊,也激發了他們利用所學知識助力家鄉旅遊文化發展的熱情。

歸鄉之旅,探索家鄉新魅力

青春“源”動力實踐隊惠來籍隊員在當地開展了一場意義非凡的“返家鄉”實踐活動。他們深入探訪了神泉鎮著名景點“海角甘泉”,用鏡頭捕捉家鄉之美,用語言述說家鄉之彩,以實際行動助力家鄉旅遊産業的蓬勃發展。在惠來縣這片充滿魅力的土地上,流傳着這樣一句古話:“到惠必到神,到神必到泉。”這眼清泉不單單以其清澈甘冽的泉水聞名遐迩,而且還承載着一段動人的傳奇故事,見證了惠來人民的堅韌與自強不息。探訪過程中,實踐隊成員們用鏡頭記錄下了海角甘泉的美景,從清澈的泉水到周圍的碼頭風光,每一幅畫面都充滿了家鄉的韻味。

青春“源”動力實踐隊在惠來縣的實踐活動,不僅是一次科技與文化的融合之旅,更是青年學子對家鄉深沉熱愛的體現。他們在實踐中把握文化傳承的曆史規律與時代特征,解讀古今通融的價值理念和文化标識,以現代眼光和未來視野抓住數字化、移動化、智能化的發展契機,為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供青年人特有的洞察和創意。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實踐隊成員們的行動,展現了新時代青年的使命與擔當。以青春之名,赓續紅色血脈,傳承家鄉文化,他們,一直在路上!

(圖文 | 袁雪 審核 | 胡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