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成集团tyc234cc

焦點展示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通知 >> 焦點展示 >> 正文
全群保研!7個廣工娃的逐夢之旅!
日期: 2023-11-30      信息來源:      點擊數:

在廣工太阳成集团tyc234cc有這樣一個寶藏兄弟團,正如他們的群名“一根藤上七個挂”,“七個葫蘆娃”齊心協力,全群7人保研成功!開挂的人生,就是棒!

真正同頻的人終将走到一起。袁盛海、陳紀佳、詹培林、王偉杭、朱晉壕和楊德榮6位同學成績優異,且在大一分流時都不約而同選擇進入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伏羲班與彼此結緣。方銘與王偉杭則是數學建模大賽的隊友,多次一起參加比賽結下深厚友誼。

7個人因為共同的保研目标走到一起成為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建了一個名為“一根藤上七個挂”的群名,寓意兄弟齊心、一起開挂。在準備保研期間,七個娃攜手并進、互相鼓勵一起參加比賽、共享院校信息,在焦慮、迷茫時互相安慰,最終實現全員成功保研。

用時間和汗水丈量保研路

楊德榮坦言,自己剛入學時就有争取保研的想法。三年來,他始終堅定初心與目标,一直認真學習、積極參加比賽,用時間和汗水丈量腳下的保研路,最終,三年的沉澱厚積薄發,成功保研至華南理工大學。

方銘在大二時決定争取保研資格,同時也産生了創辦工作室的想法。除了嘗試創辦工作室外,他開始和同學一起組隊參加比賽。在這些嘗試的過程中、在多次比賽的磨砺下,方銘積累了很多經驗,個人能力也得到了全面的提升,為後期申請保研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一群人,可以走得更遠

成功路上,除自己外,最重要的唯團隊協作不可。對于自己成功上岸,楊德榮坦言,除了三年來堅持不懈的自己,最感謝的就是身邊這群朋友的幫助與鼓勵。與楊德榮一樣,提及朋友們提供的幫助時,方銘也表示衷心的感謝。他說:“在等待目标院校候補名單出來的那段時間我的心态很不好,心裡很焦慮,是他們一直安慰我說一定能候補上,讓我不要太擔心。很感謝他們的陪伴,讓我堅持了下來。”

而朱晉壕為ACM集訓隊的成員。“集訓隊裡有一種非常好的積極向上的氛圍,遇到困難時大家會團結合作、互幫互助。教練也對我們很好,給我們提供了很多幫助。在集訓隊裡,我成長了很多,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升。”他分享道。

以賽促學,助推“上岸”

在第十八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袁盛海、陳紀佳、詹培林、王偉杭以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小目标快速準确可遷移智能檢測算法》榮獲全國一等獎。這份殊榮,離不開他們自己的努力和付出,但更離不開學院的培養,一次次打磨、一次次組會,是學院與學子共同奮鬥、劍指尖端的見證。在學校培養模式下的以賽促學,是他們成功上岸的秘訣之一。

圖|袁盛海、陳紀佳同學與李小平院長等學院領導老師合照

朱晉壕認為學院為同學們提供了很好的成長平台,例如,學院有非常多的工作室、科研團隊和集訓隊,與團隊一起參加比賽,對同學個人能力的提升、團隊精神的培養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朱晉壕還提到,無論是在學習知識還者是心理疏導方面,學院領導老師都給予他們非常大的幫助,亦師亦友。

對于王偉杭而言,學院領導老師就像是定心丸一樣的存在。當時站在保研與否的十字路口上的王偉杭,懷着些許猶豫和糾結,是太阳成集团tyc234cc副院長劉冬甯堅定地支持他去嘗試保研。本科四年來,王偉杭經常會找劉院長交流分析遇到的難題。此外,輔導員柯婷老師也為他提供了很多建議,這些建議,都在他做出重要選擇時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王偉杭大一時就加入了QG實驗室,在實驗室學習、掌握了很多技能,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實驗室的師兄師姐們也會熱心地和他分享保研的經驗,讓他少走了很多彎路。

詹培林是數智實驗室的成員。“學院的比賽氛圍很濃厚,師兄師姐很熱心地帶領我去參加比賽,也給了我很多關于擇校和選擇導師的建議,我的思想和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成長。”詹同學分享到。他認為學院為同學們提供了很多和不同年級的同學相互交流的平台,可以拓寬自己的視野,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信息差。

薪火相傳,接續奮進

傳幫帶的氛圍在太阳成集团tyc234cc體現得淋漓盡緻。初入大學,許多大一新生會感到迷茫和不知所措。陳紀佳建議同學們多多和不同方向、不同道路的師兄師姐交流,“可以了解一下師兄師姐做出這些選擇的心路曆程,便于自己做出決定。很多時候,選擇大于努力。”他分享道。他也用自己的親身經曆為鑒,告誡同學們走出自己的圈子,認識優秀同學的同時打破信息差。他坦言,由于大二的學習成績不夠優秀,自己隻好在大三時奮起直追,付出加倍的努力,認真學習提高成績的同時參加了大量比賽,經曆了較為艱難的過程才獲得了保研資格。因此,他對沒有早點認識這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感到有些遺憾。“如果能早點認識這群朋友,一起互幫互助、共同進步,我想我會自信、輕松很多。”他說。

與之相同,袁盛海也強調要多和師兄師姐交流,拓寬自己的眼界。此外,提及對于基礎課程的學習,袁盛海認為首先要做到态度端正,認真吸收課堂内容之餘,可以再自行觀看慕課進行學習,不必局限于課堂。再者,他告誡師弟師妹們,遇到困難一定要能堅持下去,這也是他們七個人共有的閃光點。關于擇校,袁盛海提到這是一個同時需要實力、運氣與膽量的跌宕起伏的過程:“要相信自己的實力并不比别人差,有時候我們需要的隻是一個機會。”

一路走來,7位同學互相見證了彼此成功時的喜悅和受挫時的沮喪。在團隊協作中獲得的進步,與朋友交流談心帶來的安慰,在學院平台裡展示自我得到的成長,都是他們成功路上必不可少的因素。

圖|七位同學與太阳成集团tyc234cc副院長劉冬甯合照

夢想使之相聚,友誼使之陪伴。他們是熟悉彼此的“家人”,是共同奮鬥的“比賽搭子”,早以成為對方熱烈青春裡不可或缺的存在。未來可期,輝煌再續!祝福!加油!